媒体聚焦
    经济日报:那枚咸鸭蛋
    2018-10-30   

      廖奶奶的咸鸭蛋,有炊火的气息,浸透了已然远去的乡愁,使人过一眼,就想起故乡的月亮。

      记忆中一枚枚咸鸭蛋,在菖蒲飘香的五月,被装进五彩线蛋络子里头。幸福,就这样皎洁了乡村孩子的童年。也似乎所有孩子的童年,都曾有过一枚奶奶温过的“月亮”。只是,随着时代变迁和发展,那抹月光正渐渐变淡,直到“农村e邮”的出现,从遥远的天边,把失落的乡村月色重新运载了回来。

      曾在城市游走,脸盆里的月亮是失落的梦,摩天楼顶的月亮是异乡伴随乡愁的婵娟。“身上的背囊很重,不敢去寻回家的路。几只咸鸭蛋从家乡捎来,在梦醒的早晨就着白粥吃,个中滋味甘苦自知。”一个“80后”,大学毕业在北上广漂过一些时日,最终选择回到家乡,与奶奶一起创业。

      “廖奶奶鸭蛋”是“农村e邮”牵出来的千里婵娟。把像他孙子一样的“80后”从城市牵回农村,又从农村输往城市。“农村e邮廖奶奶鸭蛋合作社”,表层上讲的是农民增收,深细究其内涵更是乡村精神与文化的依托。

      这个温“月亮”的奶奶,名为秀英,姓廖,江西省壬田镇凤岗村村民。2016年10月15日,瑞金开往北京的火车厢里,人来人往,熙熙攘攘。交谈中,有旅客问廖秀英在什么地方下车,去干什么?普通话半生不熟的廖秀英回答得很羞怯:“去北京,见见世面。”坐在她身边的孙子和一名扶贫工作人员,转过脸去偷偷地笑。

      旅客们并不很惊讶。今日中国,社会福利甚好,老人们拿着自己的养老金去看看世界,是常有的事。但他们并不知道,眼前这位85岁的老人,第一次去北京并不是为了游玩,而是去人民大会堂领奖。

      她是“廖奶奶鸭蛋”的创始人,奔乘网络的“邮车”,把一枚枚小小的咸鸭蛋,变成了老区脱贫致富的白月光。

      廖秀英祖籍广东,生于1932年大动荡时期,父母为了躲避战乱来到瑞金。十来岁的她,身为童养媳嫁到张家。硝烟冲淡,饥苦频仍,她在清苦人家长大,自然无缘上学识字,个性谦卑自矜。年少成婚后,她跟着长辈操持家务,腌蛋这门手艺也是从那时开始学来的。16岁时,生活捉襟见肘,一只咸鸭蛋,就足够一人下好几餐饭。长年累月,她一把黄泥一把盐巴,一手绝活练得行云流水。生儿育女后,她开始走街串巷叫卖。尚能勉强糊口,日子过得有点小确幸。因为,她腌的鸭蛋,四邻八乡远近闻名。

      后来,儿女们大了,各自成家,有的外出打工,有的在家种田。外出打工的,过年也不一定能回家。村里留下的人影日渐稀少,她家的咸鸭蛋就更显得寂静和冷落了。

      但每隔一些时日,她依旧会挎一个篮子,步行到4公里远的镇上卖咸鸭蛋。壬田水酒豆干是早早就出了名的,客人们都好那一口,再佐个咸鸭蛋就更美了。那时,镇上卖咸鸭蛋的也多,但口感最佳的要算廖奶奶家的了,红心,油多,蛋白嫩。因此,镇上多家豆干水酒店的老板,都有与廖奶奶合作的意向。可那时,她和老伴一人赶鸭,一人腌蛋,精力不足。况且,老伴身体一日不如一日,家里的鸭婆也逐年减少,放养也已成问题。

      这个耄耋之年却闲不住的老太太腌鸭蛋,大概只为了做自己最拿手的事,过最纯粹的生活。一来不愿拖儿孙后腿,二来也不想吃“面皮饭”。生活里,无论浓油赤酱清汤寡水,她都能接受。即便后来老伴离开了她,她也没有消沉,仍然以民间匠人之心,在一粥一饭间默默坚守。

      如今,她已87岁,在她那儿,岁月未晚,梦想不老。一般老人都用老年手机,她用大屏智能。当然不是为了追赶时髦,人家一边摆摊,还一边在网上学习卖鸭蛋。

      “我们家的鸭蛋都在网上卖,现在我也能用智能手机接单了。”廖秀英骄傲地说。那是我第一次在壬田见到她,已经历岁月的沉淀,她坐拥了这份自信与从容。

      她家咸鸭蛋,风味独特,经过时光的洗涤、熏陶、淬炼,轻轻敲开,净雪之境,“红日”晶莹,口感甚佳,沁人心魂。她家的鸭蛋,是她这一生的喜怒哀乐,是她的心之安处,是她身为人妻,为人母的细节与温情。她家的鸭蛋,有炊火的气息,浸透了已然远去的乡愁,使人过一眼,就想起故乡的月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