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七点,高安市邮政分公司的分拣室内,一个身影正弯着腰,熟练地整理着当天的报刊与邮件。他叫刘火车,名字里带着时代的烙印,行动中写满新时代劳动者的坚守。
自1996年3月成为邮递员以来,他载着邮包穿梭于大街小巷,将邮件送到客户手中,从未出过差错;2015年转岗负责党政机关投递后,他更将“党报关乎政策传达,公文牵连民生决策”的责任刻在心里,十年如一日,经手的政务邮件从未延误。
因工作成绩突出,他先后获评江西省“百优投递员”“最佳文明服务明星”“十大感动高安人物”等。“夏天衣服能拧出水,冬天冰碴子结在领口。”谈及工作中的艰辛,刘火车轻描淡写。
2022年冬,一场冻雨后,城北社区的一位癌症患者正焦急等待救命的特需药品。“这药耽误不得!”刘火车将药品裹进棉袄内衬,推着挂满冰棱的自行车冲入风雪。刺骨严寒中,他争分夺秒,提前半小时叩响了患者的家门。家属开门时看见,他的裤管已经结冰。
“信比天大,人比信大。”刘火车说。使命必达的信念,让不少地址模糊的“死信”在他手中重获新生。2020年秋,一封寻亲信难住了整个投递班:泛黄的信封上仅写着“高安县胜利路 朱秀英(收)”。刘火车当即开启“人肉搜索”,白天在老居民区奔波,夜晚到派出所翻查旧档案,先后寻访5位同名老人,终让离散半世纪的亲人重逢。
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,却用百万次重复的动作,诠释了“人民邮政为人民”的千钧之诺,从业至今,已有11封“死信”在他手中复活。
刘火车的自行车不仅装载邮件,更承载着两代邮政人的信仰。
刘火车家的墙壁上,并列挂着1978年父亲刘金生的“先进投递员”奖状与刘火车的“全国最美邮递员”提名证书。父亲退休前叮嘱他:“工作不能挑肥拣瘦,要认真负责。”
这句朴素誓言,他用半生践行。
2023年,刘火车在碧落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起磨破的邮包说:“每个补丁都是和时间的赛跑。”他的坚守点燃了团队热忱,年轻同事见他为赶时效冒雨送件,也主动加入“党员突击队”,冲在前面;他总结的“三准”工作法(分拣准、路线准、交接准)被编入宜春市邮政培训教材,在全市邮政系统推广;他培养的12名徒弟中,3人获市级表彰。
二十九载,他的车胎换了一条又一条,邮包磨破一个又一个,脸上的皱纹也一年深过一年,唯有投递的准时准确始终如一。他用半生诠释的朴素真理,已镌刻在每道车辙深处,而平凡者的光芒,恰是照亮时代最温暖的灯盏。(龙海刚)
来源:新华社江西频道